城市电影网 > 电影新闻 > 62岁女儿带95岁父亲88岁母亲看电影 他们是不是《功夫熊猫3》最年长的观众?

62岁女儿带95岁父亲88岁母亲看电影 他们是不是《功夫熊猫3》最年长的观众?

2月29日老夫妻携手去看《功夫熊猫3》 女儿苏媞 摄

老夫妻年轻时的合照

“我拍了照片还有视频传到了朋友圈,朋友圈爆棚了。”

昨天,62岁的苏媞打开手机给我看,2月29日,她在微信朋友圈直播了带父母看电影的全过程——

14:20,“老爸老妈在UME看《功夫熊猫》。”

小视频里能看到二老的背影,他们穿着黑衣服相互搀扶,朝影厅坚强地迈步走去。

14:31,“能去看电影不容易!”

这次发的小视频是二老的正面,他们俩东看看西看看,很开心的样子。

20:03,“今天下午,我带着爸妈去西城广场UME看电影《功夫熊猫》,其实我已经看过了,但看着帅气的老爸,腼腆的老妈牵手在UME电影院,绝对不输小鲜肉和小萝莉,我真的很开心!”

照片里二老手牵手站在斜踢腿的功夫熊猫塑像面前,笑容灿烂。

苏媞这次微信直播赢得很多人的点赞和评论:

“能去电影院观看电影的90岁老人,难得见到。”

“九十好几了,四舍五入的话都100了,真不简单。”

“为丰富精彩的老年生活点赞,为孝顺的苏苏点赞。”“你妈胖了,你爸没变,相依相伴真幸福啊!”

还有不少人评论转发,传播开来:

“爷爷95奶奶88,下午居然去看功夫熊猫,而且还是3D!啥也不说了,年纪大了能吃是福,能玩是福,能笑是福。”

“95岁帅气外公,88岁腼腆外婆,牵手UME。瞧二老哪里会输给那些小鲜肉和小萝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95岁爷爷和88岁奶奶看功夫熊猫,重返18岁了!今天(2月29日)不发要等4年!”

苏媞感慨,这次她能带着二老成功观影,首先要归功于3岁的外孙女,外孙女小名花生,长得可爱漂亮,可惜昨天上午花生去了幼儿园,我没能一睹芳容。

想想都是一幅热闹温馨的画面——一家祖孙四代前后都去看了同一部欢乐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3》影片简介写着:“神龙大侠熊猫阿宝在探寻自己身世之谜的过程中重遇生父,并发现了离散多年的同胞下落,然而就在此时,邪恶力量开始席卷中原大地,熊猫们可能再次遭遇厄难……”

前段时间,在“花生”姑娘的再三央求下,她爸妈带她去看了这部电影。

“花生”是一路笑着看完的,“熊猫从山坡上滚下来,好搞笑啊!有很多熊猫聚在一起,好可爱啊!”

28岁的“花生”妈妈看后也觉得很有意思。“花生”又把电影推荐给了外婆,“外婆,电影里有个坏人,还有个熊猫,你快去看看!”外婆苏媞,62岁,退休在家。

结果外婆不听,去看了《美人鱼》。

“看完回到家,外孙女还一直推荐我去看《功夫熊猫3》。”外婆无奈了,“我说好吧。隔了一个星期去看了,果然是《功夫熊猫3》好看。”

观影如击鼓传花,苏媞看后又极力推荐自己的父母去看。“花生”把外婆的父母叫太公和太太。

“花生”的太公苏亚民,95岁,抗战老兵,原隶属新四军,上世纪80年代退休。太太陈玉仙,88岁,退休前在省科协工作。

昨天上午,我在城西紫荆欣苑见到二老,苏媞也在。房子有180方,四室两厅两卫,装修亮堂。苏老坐在客厅咖啡色皮质沙发上,手捏一根木质拐杖。

见到我,他努力想站起来,老伴一旁急忙摆手,“他打仗打多了,膝盖不是太好。”

老伴从卧室搬来一堆红色纪念章,“好多呢,拿不动。”有淮海战役胜利60周年的,有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还有国庆多少周年的……

两位老人头发都彻底白了。昨天聊天时,苏媞主讲,二老在旁微笑沉默,时而补充。

怎么想到带父母去看《功夫熊猫3》?

苏媞说,父母亲精神很好,他们好多年没看过电影了,自己看了觉得好,就想带他们也去,感受一下当今的高科技,同时也是种精神享受。

60多岁的苏媞看上去像50多岁,爱摄影,爱自驾,前卫又勇敢。她说《功夫熊猫3》不像《三打白骨精》那么长,不像《美人鱼》纯搞笑,适合老年人。

“平时爸爸一直戴老花镜,看报纸都要放大镜的,昨天看电影第一次戴3D眼镜,我估计字幕看不清楚,还好是中文配音,听得懂的。据说是成龙杨幂周杰伦配音的。

“他们看电影时笑得合不拢嘴,我以为他们会睡着,结果他们从头到尾精神抖擞。”

我问二老观影感受。

88岁的陈玉仙说,“蛮热闹,有立体感,这些熊猫功夫蛮深的,这些都是小伢儿看的,我看了也喜欢。”

她记得里面的剧情,“我看到了熊爸和阿宝的情谊,他跟阿宝将小时候的事情蛮感人的……鹅爸养了阿宝20年,老给阿宝吃包子……”

苏老在一旁笑着点头。

95岁的苏亚民是抗战老兵,当年出生入死。

昨天他谈起1944年冬的天荒坪战役。

“天荒坪那一仗,我们处于山上很大一块平地,没地方躲,也不能走。日本鬼子到处在找我们。”

他和游击队战友们已经3天没睡觉了,又逢天降大雪,村子里不敢住,镇上更不敢想,去哪里睡呢?

“后来找了一块不那么泥泞的石头地面,撑起篷布挡雪,石头捡捡掉就睡觉,睡了大概1个钟头,忽然醒了,篷布砸醒的。原来,厚厚的大雪把篷布压垮了……”

行军路上没有吃的,压缩饼干就着冷水,常常饿肚子,打仗时实在饿了,就用摘来的青梅凑合填一下肚子……

“那时候,他在苏浙皖边区搞敌后,打游击,真的蛮艰苦,他一度以为自己挺不过来了。”老伴在一旁插话,说他是一个“幸存者”。

苏亚民平行伸出两只手,比划大约一尺的距离。“当时我和战友在行军路上,相隔这么近。忽然天上掉下一颗炸弹,他死了,我还在。我的确是一个幸存者。”

说完老人沉默良久。

苏媞打破沉默,她说前几年,曾与兄妹到宜兴寻过亲,结果那里是一片厂房。她问当地人,路人指了指远处的房子。找了过去,在断壁残垣丛中,找到了爷爷的祖屋墙基。

她在这一片一打听,老一辈中竟无人不知“苏家三兄弟”:大哥苏亚民、二哥苏锦民、三弟苏才荣,都参加过抗日战争。

当时苏家还是新四军的一个联络点,战士们一般到晚上才去苏家碰头。晚上家里不敢动火,烧饭是个问题,苏妈妈只能拿半生不熟的地瓜、玉米给战士们吃,她对战士们说:“我的三个儿子,也是这样在外面苦着。”

苏亚民后来还参加过解放战争,复员后到湖州市任财政科科长。1950年,他遇见了正值妙龄的陈玉仙。当时陈玉仙在机关工作,经常去财政科。

“我妈妈高中毕业,是个知识分子,字写得很好的。”苏媞说,当年是老爸追的老妈。

苏亚民对陈玉仙一见钟情。

“我看完她以后,产生感觉,经常去找她,她也对我有感觉了。”95岁的老人笑着说。

苏媞说,“父亲年轻时很帅”。

我看了二老年轻时的黑白照片,苏亚民一头茂盛黑发,三七分,眉宇间英气逼人,陈玉仙皮肤白皙,略腼腆,古典美。

1951年两人结婚,到现在已经整整65年了。他们生养了两男两女四个孩子,两个女儿都在银行上班,一个儿子在学校教书,一个自己干实业。孙辈4个,也是两男两女,重孙辈现在已经有两个了。

苏媞说,父母亲年轻时恩恩爱爱,老了也很健康乐观。“那天我进门,看到他们面对面在握手,我爸说‘祝你健康长寿’,我妈说‘你更要长寿’……”

苏媞说,他们兄妹还有两个心愿,第一个,想在今年带他们去宜兴再次寻亲,第二,像前天那样,平时遇上好的电影,带着他们再去看看。

点击阅读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杭州网 | 作者:杭州网

继续阅读

      城市生活网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城市大全 | 连锁品牌网 |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