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影网 > 电影新闻 > 《神战:权力之眼》:一扫沉闷,一晌贪欢

《神战:权力之眼》:一扫沉闷,一晌贪欢

神战:权力之眼》观后感

我虽然不是学电影的,却肯定算得上是个看电影的。我对电影从小就属于“酷爱”这个级别。在我年轻的时候,中国没有什么电影可看,即使有几部,也全都呆板无趣,标语口号。也难怪,当时电影的宗旨就是寓教于乐,看电影既不属于审美活动,也不属于娱乐活动,只是上大课受教育而已。所以在文革结束后,有了一些真正可以叫做电影的影片之后,我简直欣喜若狂。记得有一回为了看英国拍摄的《罗宾汉》(内部放映)我从北京的东郊到西郊,横穿整个北京城。看完回程一路激动不已,回到家跟父母复述观影的感觉竟至语无伦次。还记得父亲对我的狂热感到不解,说:不就是一个电影吗?言外之意是不至于激动至此吧。

1982年我到美国留学,简直就像从电影的沙漠一下子掉进了电影的海洋,用心花怒放来形容也不为过。我从拮据的奖学金里拿出不算小的一笔钱定了两个每天24小时播放的有线电影频道,在紧张的学业之外,保证每天晚上要看两个电影。这个习惯竟保持了三十多年,到现在仍不改初心。所以可以拍胸脯说,我即使不是专业人士,也要算个资深的业余爱好者了。

在我的观影经验中有几个重大的划分:一个是商业片与艺术片的划分,前者如《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后者如贾樟柯斩获电影节奖项的电影。商业片一般都是高投资高票房;艺术片则低投资低票房。前者是大众的选择;后者是小众的偏爱。另一个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划分,浪漫主义有虚幻的情节和人物,甚至出现神与鬼,都是人活一辈子也不会碰到的事情,演员也都是你在现实生活中碰不到的男神与女神;现实主义则是真实生活的描摹,演员是你天天在大街上能见到的男人和邻家女孩形象。

《神战:权力之眼》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商业片,完全彻底的浪漫主义,影片中的男女多数都是神,可以在瞬间化身为飞禽走兽,战神魔鬼。浪漫主义的商业大片在我看来有几个与现实主义的小众影片不同的功能:

首先是娱乐功能。从这部影片我们看到一个有头有尾跌宕起伏的故事,其中有亲子之情,兄弟之争,善良与邪恶,平等与奴役。情节激烈紧张,环环相扣。当我们看到正义最终战胜邪恶,心中感到欢欣鼓舞,得到官能的享受。

其次,看这部电影是一段超越凡俗的时间。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平庸烦闷,上班下班,柴米油盐,每天接触同一批人,做着繁琐重复的工作,戏剧性极度匮乏,很少大喜大悲,壮怀激烈,出生入死。而看这部浪漫主义的大片,看诸神大战,上天入地,水深火热,人仿佛也从自己的沉闷生活中探出头来,深深地吸了一口味道极为刺激的气息,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小时,却一扫沉闷,一晌贪欢。

再次,这部电影是一个视觉的盛宴。影片气势恢宏,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全都生动逼真,古代埃及的街市,金字塔,宫殿,广场,各种由高超的特技做出的巨蟒、鹰隼甚至妖魔鬼怪,全都令人震撼,目不暇给。尤其是3D效果,让我想起第一次在华盛顿看3D电影飞机穿越大峡谷的震撼感觉——当镜头沿尼罗河俯瞰埃及大地,竟然有了晕机的感觉,真是比亲临其境更加惬意刺激。

总之,这部影片给了我一段美好的时光。我想,人总要偶尔从平庸沉闷的日常生活中超脱出来,用这声光电的奇妙组合来犒劳一下自己吧。

点击阅读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毒药APP | 作者:毒药APP

继续阅读

      城市生活网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城市大全 | 连锁品牌网 |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