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影网 > 电影新闻 > 《寒战2》:CEPA语境下,还能内地&香港通吃?

《寒战2》:CEPA语境下,还能内地&香港通吃?

(本文首发于“电影涨资势”,欢迎微信搜索filmmore关注)

1905电影网专稿寒战2》今天终于上映了,大家排排坐数星星,跟着剧情烧脑过瘾吗?反正我的观影体验就是——彭于晏又被砸歪鼻子了(还没心疼完)——笔笔出来了耶!(还没激动完)——咦家辉欧巴真变反派啊我摔!(还没震惊完)——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个大 Boss??(还没问号完)——各位警察又开启N声道对骂(字幕君表示忙不过来)——(终于看完)这就是个天坑呐!还是等待续集去吧。

全程无“尿点”的《寒战2》无疑是近年来内地与香港商业合拍片的高分范本。

自2004年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即《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实施以来,香港导演大举北上已经十年有余。但能够做到让两地观众都叫好又叫座的例子实在屈指可数。

《寒战》算是“后CEPA时代”的一颗明星。

这时,我们不免会联想起十年前香港电影的救市之作《无间道》——它会像《无间道》一样,只是香港电影的回光返照吗?

“救市之作”《无间道》连拍好几部续集,然而只是香港市场的一枝独秀

这个目前还无法得知,但它的精良制作给内地&香港商业合拍片带来的启示依然值得一聊。

CEPA是什么?香港电影人北上的诱因

CEPA是内地与港澳为了加强经贸交流签署的一系列协商合约。

当时,香港电影陷入困境,粗制滥造导致影片堆积,投资数额骤减,来自韩国和好莱坞的强势夹攻让市场缩水。CEPA无疑像一根救命稻草,让港影人一把拽住,携手北上,开启合拍片浪潮。

根据CEPA协议,只要香港选择与内地进行合拍,便不再视为进口片,可以直接作为国产片在内地发行——这就意味着更大的票房分账(约三分之一)比例和更低的资本门槛(内地庞大资本的引入)。

于是,合拍片就成了北上最吸引的“敲门砖”。

北上代表人物之一导演陈嘉上曾表示:“选择北上,不是愿不愿意的事,而是为了生存必须得做的事。”CEPA实行十余年来,合拍片数量一路走高。成功的北上导演例子包括如徐克、周星驰、陈可辛、杜琪峰等人的作品也常常挑起了票房大梁。

但CEPA对于合拍片的发行,审查和人员配置等方面均有所要求。例如,港方主创人员数量不受限,内地演员占主要演员比例不得少于三分之一;故事情节和主要任务也必须与内地相关等等。

规则下,无论是成本还是票房,对于资本上的成功的片面追求,都让不少合拍片饱受质疑——要么被本土市场责备“没港味”,味同嚼蜡;要么被内地嫌弃刻意“内地化”,到哪里都是水土不服。但《寒战》却是少有的哪边都能玩得开,这种罕见例子我们当然要来分析一下它除了明星巨多以外还有什么过人之处~

《寒战》当年不仅大卖并且在金像奖狂揽9项大奖

导演有北上经历

普通话配音+内地资金+内地演员,That''''s it?这是大多合拍“烂片”给人留下的印象和疑问。这里间接暴露香港电影人的“短板”——对内地的生活和语言缺乏了解,从而显得急于献媚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种尴尬也造成了香港新老电影人的青黄不接——为了符合要求,男演员用了香港实力老将(新人难有票房保证),女演员自然就得用内地的。新人少有机会上位,恶性循环。

当年《寒战1》横扫九大奖项,成为了金像奖大赢家,票房口碑全收,并非运气。

导演梁乐民(左)、陆剑青(右),两人认为周星驰和徐克都是“北上派”的好榜样

这虽然是新人导演梁乐民、陆剑青的第一部作品,但在拍寒战前,两人都曾北上工作过,所以对于内地市场并不陌生。

剧中送战友场面在香港封路拍摄,十分大阵仗

不再是警匪片熟悉的配方

警匪片本身虽是一道港味,但在创作上大多继承了80年代熟悉的“警与匪”配方。直到《无间道》卧底play的出现,多元对立冲突的叙事让人耳目一新,从而晋升警匪片里程碑式作品。

而十年后的《寒战》在剧情的创新上也是可圈可点——大格局的权力斗争,儿子卧底完老爸卧,隧道枪战,地铁爆炸加上宏大威严的警队葬礼。

影片把香港警匪类型片的闪眼元素(更重要的是)都用大片效果发挥到极致——既不失港味,又对上了“大片控”的内地观众的口味。

在演员的安排上,也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感,导演拍摄时曾对周润发说,过去的周润发我们不要,力求让角色突破大家过往的记忆。彭于晏、范志博和周笔畅等内地演员的加盟也圈粉不少,都算尽到了自己的长处——导演用人能力可见一斑。

即使审查有要求,《毒战》导演杜琪峰当时也声称拒绝内地香港剪两个版本

用逻辑玩政治

对于警匪片犯罪片来说,最大的痛点就是莫过于“难过审查关”。

大部分香港导演北上之后都是以自己在香港擅长的类型片为主,主要分三种,港式喜剧、武侠片和警匪片。然而,在没有文化包袱的香港创作习惯却让他们到了内地无从适应。有些片为了讨好两地观众则需要剪辑出两个版本、两种结局——实际上对票房帮助也不大。

《寒战》系列看下来,少了港式江湖气,多了对公平正义的敬畏。看了半天,没有“匪”出场,只有“警”方在斗智斗勇,心理战,口水战,正邪难辨。 这类警匪片也有名词,叫“冷隽型”,以斗智心理较量为主而不是动作场面。

而这就带出了《寒战》最大的价值——它摒弃了小聪明式的暗喻,粗暴直接,力证“体制的变动往往滋生罪恶”——但是当体制受到了挑战的时候,它又会出来自证其存在的合理性。于是,复杂的人物性格在这条完美的逻辑线下拈手就来——这种文斗同样火药味十足的叙事方式,相信可以给到一些难以过审的犯罪片们善意启发。

在诉求之外,找到更加符合意识、能力的表达方式,才能把合拍片优势发挥到最大,这是影片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创作姿态的启示。

两位导演凭借自己对于体制的经验和理解,表面上玩的是政治,实际玩的是控制。无论剧情如何百转千回,跌宕起伏,这部影片始终不会让自己走到撞到“墙”的失控状态。

江志强是《寒战2》的重要推手

好剧本是最有力通行证

梁陆两位新人导演的第一部影片,就能获得大投资和豪华阵容,其实全靠剧本出色。

据悉,当时两人耗费了超过半年的时间去做采访研究,找警队内部人员分享经验,还多番打听廉政公署的工作细节——两人是铁了心想通过一个好剧本来找到一个投资人。 而那个被他们剧本钓上钩的就是号称“亚洲最佳制片人”的江志强。

在江志强的指导下,两人的剧本足足改到了第九稿,最终不仅通过了内地的审查并且吸引来了一群大咖加盟。而通过了内地的审查之后资金自然也走向了更大的格局。

合拍片是更大的生存空间下的衍生物。内地电影市场不仅给予了香港电影人北上的政策支持,还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这也给合拍片开拓了更多想象的空间。例如2010年亚洲首部全片3D立体电影《魔侠传之唐吉诃德》、徐克的首部武侠3D《龙门飞甲》,杜琪峰在内地创下口碑标杆的《毒战》、陈可辛以内地语境而横扫各大奖项的《亲爱的》……这些都是合拍片政策与内地资金的支持下的类型电影的突破。

结语

内地与香港合作最大的两个好处就是经验与资金的互相输送;最大的两个弊端一个是盲目追逐市场利益导致电影艺术性参差不齐,还有就是创新性不足。

“香港题材内地资金”一直是香港电影人北上的初心,《寒战》系列的成功必然也会给到合拍片本土内容“回归潮”一个好榜样。

在文艺创作上,导演曹保平曾说:“带有个人偏见的并不是好电影。”每个导演都希望自己的电影被更多人看到,而一个容纳更多思想的地方,小情怀的生存空间自然也小。

资势君相信,内地和香港观众的口味会被与日俱增的合拍片调和,而规则也会被市场的需求所影响。

点击阅读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1905电影网 | 作者:

继续阅读

      城市生活网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城市大全 | 连锁品牌网 |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