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影网 > 电影新闻 > 猫眼联合出品《我在故宫修文物》能否成为又一部现象级纪录电影?

猫眼联合出品《我在故宫修文物》能否成为又一部现象级纪录电影?

我在故宫修文物》将于本周末正式登陆全国院线。此前在全国巡回路演中,各地观众和媒体朋友们对该片赞不绝口,给予了很高评价,纷纷表示“远远超出预期”。在本周初北京举办的首映礼上,导演萧寒对电影受到热烈关注表示欣喜,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影响到更多年轻人。

这部影片以平静内敛的影像风格记录了一群朴实无华的文物修复师们在宫墙大院深处修理文物的日常生活,在当前商业大片云集的电影市场堪称一股清流。

那么,在与张艺谋的大片《长城》、众星云集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同日上映后,《我在故宫修文物》能否突破重围,成为继中国纪录电影票房纪录保持者《我们诞生在中国》之后又一部现象级纪录片呢?

90后年轻群体钟情“工匠精神”

《我在故宫修文物》3集电视纪录片今年1月7日在央视首播之后,迅速在B站走红,B站点击量高达217.9万,全网播放量达9782.7万,豆瓣评分9.4分,比此前倍受好评的《舌尖上的中国》评分还要高。

影片走进古老的故宫深处,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文物修复师日常工作和生活点滴故事,近距离展示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文物修复师的日常生活与修身哲学,再现了文物修复技艺薪火相传的精彩历程,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深远的“工匠精神”。恰恰是这一点,引起了B站90后二次元群体的高度共鸣,使之成为一部爆款纪录片。

很多年轻观众看片后被文物修复师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所打动。这种坚持和耐心,正是浮躁的现代社会最缺失的。导演萧寒说现代人应该学会耐心和等待。这部纪录片能得到年轻人的关注是他最开心的,“每一个创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影响年轻人。”

《我在故宫修文物》与以往上映的纪录片最大的不同就是,受众更加年轻化。无论是从B站近200万点击、超过6万条弹幕的数据,还是猫眼专业版中25岁以下受众占60%的数据显示,《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都非常大。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文物修复师的“工匠精神”和90后二次元群体的密切碰撞与热烈共鸣,促使萧寒产生将《我在故宫修文物》3集电视纪录片改编成院线电影推向大荧幕的想法和冲动。萧寒此前拍过《丽江-拉夫斯基》和《喜马拉雅天梯》两部纪录片,也取得较好的市场反响。

这次,为了实现影响年轻人的目标,导演和片方选择了猫眼电影做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联合出品方和主发行方。导演萧寒在采访中表示,这么做主要是由于猫眼电影特别关注年轻群体,平台气质和影片非常吻合。因此,希望通过猫眼这个平台让更多年轻人看到这部影片。猫眼运营副总裁康利在12日的电影首映礼上也表示,猫眼之所以会与这部影片合作,就是因为非常认同影片传达的价值观,这样的作品在当下显得特别珍贵,猫眼电影愿意与这份珍贵同行。

显然,在3集电视纪录片IP基础和粉丝基础上,《我在故宫修文物》在90后二次元群体中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具备了较好的口碑和受众基础。但是,影片如何才能够将其IP及粉丝基础和映前口碑等市场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有效地转化成票房增量?

纪录电影市场潜力其实不可低估

即使映前口碑不错,也有粉丝推助,但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毕竟《我在故宫修文物》将与《长城》、《罗曼蒂克消亡史》等大制作影片同日上映,在大片冲击下,这部纪录电影是否会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对此,萧寒表示自己的作品属于“非主流”,在票房上没有太大压力,“因为这部片子的成本低,和《长城》相比不到百分之一,票房对我来说没有压力。” 萧寒透露电影的全国排片量将近两千场,“通过这部影片,我不敢说迎来纪录电影、艺术电影的春天,但是看到观众热烈的反应,给我们很大的信心,说明这类影片未来是有希望的。”

中国电影市场存在的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是影片类型单一、题材雷同,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其实观众对电影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影片只要有观众喜欢,就有市场生存空间。目前电影行业内各家通过重磅投资、保底发行等手段“押宝”单一类型商业片并非长远之计。反而,推动新的电影类型成熟、培养特定观影人群、开辟细分市场,可能孕育着较大的机会。

纪录电影目前虽还属于“小众文化”,票房前景也并不明朗,但从影片类型差异化和题材新颖性而言,足以使其在细分市场开辟上成为一支潜力十足的先头部队。今年陆川的自然纪录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最终以房6600万元票房打破纪录电影票房纪录,证明了纪录电影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市场潜质。

然而,在分线发行条件尚不成熟的国内市场,纪录电影细分市场潜力如何挖掘,可能是摆在《我在故宫修文物》、《我们诞生在中国》等一众纪录电影项目运作者面前的一个艰巨的难题。在这方面《我们诞生在中国》或可为《我在故宫修文物》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们诞生在中国》上映初期,其实并不被市场看好,首日排片率只有1.9%,首日票房只有293万。在此情况下,迪斯尼选择和猫眼合作。猫眼启用平台大数据对影片做了分析,调整了宣发策略。猫眼集合新美大亲子频道等宣传资源发起通过“亲子”主题观影活动,在线下亲子乐园定向投放影片宣传物料;还在北京、上海等地办了公益观影活动,邀请妈妈带着小朋友们免费观影,精准打透北、上、广一线城市中21~40的女性观众,实现了用户精准触达和口碑扩散。最终一周后影片排片率比原来提升了2.5倍达到了4.2%,而且打破了业内纪录片首周末票房纪录,最终该片实现6600万元票房创下了国内自然电影票房最高纪录。

猫眼电影这类离中国电影观众最近的互联网平台,在过去运营中积累了海量的观众消费数据、电影票房数据和影院经营数据,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帮助影片精准识别目标观众,帮助影片实现“分众发行”。

显然,在协助《我在故宫修文物》、《我们诞生在中国》等纪录电影开拓市场空间方面,猫眼这类互联网电影平台也有独特的优势和经验。

票房多少并不重要,重在实验和挑战

相比起影片的票房,《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片方和发行方更关注的是一部影片走入影院的影响和意义。

导演萧寒认为,电影市场本来就应该有纪录片这样一个类型,这部电影能进院线,已经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只要票房有一定的体量,就会引起从业者和市场的关注,就会有人觉得,纪录电影真的可以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电影市场的类型,那它就成功了,具体到它究竟是两千万,还是五千万,就没那么重要了。

此次,猫眼作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联合出品方、发行方,除了继续发挥互联网宣发平台优势之外,根据《我们诞生在中国》纪录电影宣发经验,也为《我在故宫修文物》制定独特的“纪录电影发行模式”,帮助影片拓展市场空间。

在合作确定初期,猫眼电影根据对影片目标观众分析,就和导演、片方达成一致,在影片宣发中主打价值观和“工匠精神”,以此作为触点与观众交流。据此,猫眼宣发团队结合影片精神调性,从雍正一则御批(“世间事不过择一是路力行之,利害不管,是非不顾,一切阻挠扰乱之无知庸流,毫不能动此坚忍不拔之志,方能成事也。”)之中提炼出“择一事,终一生”的宣传slogan。随后,与黄海设计的“国之匠心”系列海报一起发布。这则物料一经发布,独特的设计风格和slogan的价值理念,迅速引起关注,得到全网转发,引起对影片的高度关注。

此后,猫眼电影又根据平台大数据对影片做了热度分析,据此为影片设计路演路线图,根据影片受关注程度和与该片文化底蕴相符程度等维度梳理出北京、广州、南京、西安、成都等12个城市,在11月底展开12城巡回路演,为该片宣传造势。并根据发行计划,在包括路演城市在内的全国一、二线城市展开排片沟通,在大片密集的档期,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积极争取排片。据悉,《我在故宫修文物》首日排片率为2.5%,已经超过了《我们诞生在中国》首日1.9%的排片率。

猫眼运营副总裁康利表示,猫眼愿意通过自己的平台能力帮助新类型片连接观众,让电影尽可能地触摸天花板,从而取得较好的市场成绩,这样也能给更多人信心和勇气去挑战更多的东西,这也是猫眼一直以来的责任。

现在,有了电视剧IP基础支撑、90后粉丝用户热拥和互联网宣发平台的加持,《我在故宫修文物》究竟是否能够成为又一部现象级纪录片呢?我们唯有拭目以待。

点击阅读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站长之家 | 作者:

继续阅读

      城市生活网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城市大全 | 连锁品牌网 |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