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影网 > 电影新闻 > 【周末推荐】从《一条狗的使命》看人工智能中的情感计算

【周末推荐】从《一条狗的使命》看人工智能中的情感计算

近期热映的电影《一条狗的使命》由拉斯·霍尔斯道姆执导,以22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收获了1.48亿美元的票房纪录。该影片从一条狗的视角来解读人类的心理活动,并通过狗与主人之间细腻温馨的互动,深入地阐述了动物对人类情感陪伴的重要作用。这让我联想到了在人工智能(AI)领域非常热门的话题:情感计算。

情感计算的概念是在1995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Picard教授提出的,定义为关于情感、情感产生以及影响情感方面的计算。通常认为情感计算的目的是通过赋予计算机识别、理解、表达和适应人的情感的能力,来建立和谐人机环境,并使计算机具有更高的、更全面的智能,最终使计算机像人一样能进行自然、亲切和生动的交互。这个概念比较抽象,我们把影片中那条拥有轮回记忆的狗作为人工智能进行角色带入后,就容易理解了。

主人领养了小狗之后,会给它取个名字,并不停地在各种场景中呼唤这个名字,小狗从刚开始的莫名其妙到后来对名字产生了反应,这是一个“机器学习”的过程。从狗的角度来说,怎样记住主人呢?同样的,别的人类对主人名字的反复呼唤,使狗对主人名字这个高频率出现的词汇有了记忆并能够据此进行应答。

嗅觉在狗识别主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电影中反复提到的饼干味的女主,有汗味(荷尔蒙的味道)彼此产生好感的情侣等,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嗅觉可以看作是狗识别这个世界的主索引方式。

看主人脸色,也是狗感受主人心情的重要方式。主人在愉悦时会欢笑、奔跑;在悲伤时会哭泣、冷淡…狗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感觉器官,综合收集主人的信息来进行判断。当然也会出现误判的情况,就像影片中的狗将被主人埋葬的死猫挖出来到主人面前献宝的情景,令人哭笑不得。但总体上来说,在反复的接触与磨合中,狗不断进行“判断——等待主人反馈——修正下一次判断”的循环中,直至与主人达到某种程度的默契,这简直是一个完美的“深度学习”过程。

通过人工智能进行情感计算,其实现途径是非常复杂的,包括建立所有事物的情感矩阵、作用矩阵和确定情感计算的方式等,还包括对情感的稳定性和强度进行精确调试等。狗天生就具备一定的智能,能够在自然的状态下采集足够的信息,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反馈进行判断、理解和成长,其起点是高于目前的人工智能的;但人工智能具有能够理解并分析人类语言的强大功能,且可以通过深度学习,使这种对语言的理解和反馈更加精准。

此外,人工智能才是真正能够实现“轮回转世”的那一个,凭借对信息的存储与加工,有可能真正实现陪伴一个家庭几代人的梦想。试想一下,那个陪伴了爷爷80余年的“大白”,开始陪伴孙子的场景吧,它真的可以讲讲爷爷和爸爸幼年的窘事,像长者一样进行抚慰或鼓励……这样的“大白”难道不是一个神奇的家庭成员吗?超大的存储空间和悠长的寿命、镌刻着家庭文化元素的谈吐……真是令人迷醉的未来!

理想的模式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面部表情、姿态识别等技术,获取人的生理及行为特征信号创建一种能感知、识别和理解人的情感,并能针对人的情感做出智能、灵敏、友好反应的计算系统。让用户对其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信任和依赖,其中语音交互是非常重要的途径。除了如上文所提到的在家庭文化的应用场景之外,还可以设想一下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慢病管理中的自我管控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糖尿病患者,需要不断的自我鼓励、监督来实现对饮食和运动的管控。如果有一个善解人意的机器人,能够在你犯懒的时候说:“主人,今天你有点不在状态啊,你还没有完成走路的任务,请加油,我会陪着你的”,或在采集到你餐后血糖值的时候说:“你今天的血糖有点高,不过没关系,你弟弟今天的血糖比你的还高,你要继续保持领先啊”。这样的健康小秘书会给忍受慢病折磨的患者更多的安慰和信心,也有利于建立患者的社交群,让大家互相激励。

在老年人中有更多的应用场景,例如通过图片、视频、语音通讯等方式,实时建立与家人的联系,帮助老人回忆过去,陪伴老人聊天,使其保持良好的语言能力等,适宜的场景不胜枚举。

点击阅读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新民网 | 作者:

继续阅读

      城市生活网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城市大全 | 连锁品牌网 |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