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影网 > 电影新闻 > 《战狼》电影中舰载导弹打坦克的技术分析

《战狼》电影中舰载导弹打坦克的技术分析

原标题:《战狼》电影中舰载导弹打坦克的技术分析

电影《战狼2》剧照,中国海军编队通过主角的手机信号锁定了雇佣军的位置,并且及时发射了导弹成功摧毁坦克挽救了现场的中国公民

“\u00A0打击高时效性目标的时候,往往采取地面激光引导或者其他地面手段确认特征来完成的目标锁定,直接采取卫星图像引导导弹攻击往往是针对固定目标”

近日,吴京自导自演的军事动作电影《战狼》第二部在国内上映,截止到发稿日期,《战狼2》的票房已经突破34亿,打破了华语影坛票房纪录。第二部延续了硬汉风格,且有大量战争场面和武器装备,让军事迷也过足了戏瘾。

在影片最后的决战时刻,吴京饰演的主角和其他在非洲的中国侨民被西方雇佣兵集团的坦克装甲部队包围,面临单方面的大屠杀。中国海军编队通过主角的手机信号锁定了雇佣军的位置,并且及时发射导弹摧毁坦克,挽救了现场的中国公民。这一幕可谓是本片的高潮之一,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极大的爱国热情,也展现了解放军强大的军事实力。那么到底在现实中,军舰能不能执行这样的任务,在对地攻击的时候又是如何发现和锁定目标的呢?

大国的军舰一直是海权争夺的战争利器。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航母舰载机被证明对地攻击效率不如空军的战斗轰炸机。不过,美国海军发射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却是颇为犀利的对地攻击武器,在战争中大放异彩。然而,当时的战斧导弹也不能像电影中一样,随时攻击突然出现的目标。以当时美军的技术水平,导弹执行一次任务需要三天左右的准备时间。之所以如此漫长,是因为当时战斧的中段制导主要采取地形匹配制导模式,导弹需要根据卫星和侦察机生成的路线景象来规划飞行路径,进入末端制导模式后才会采取GPS定位制导。所以战斧导弹虽然在战争中显露出非常强大的攻击力,却无法攻击随机出现的目标。

此后,美军对战斧导弹做出了重大改进,研发出blockIII型新一代战斧导弹。新的导弹在中段制导过程中采取GPS+地形比对模式,同时在末端采取影像匹配+GPS制导模式。新的战斧导弹可以根据目标的影像资料和坐标信息进行双重确认,从而获得更高的命中精度。这种新的战斧式导弹在科索沃战争中命中精度大幅提高。然而遗憾的是,即便是如此强大的导弹系统,其任务规划时间仍旧需要几个小时以上的准备。

1998年本拉登的基地组织袭击美国大使馆后,美国海军发射战斧导弹报复就有些姗姗来迟,命中的基地组织训练营早就人去楼空。因此,美军开始了对战斧导弹的第三次改进计划,也推动了“战术战斧”型号的诞生。这一代战斧可以说是战斧导弹的终极改进型,不仅配备了抗干扰能力更强的GPS导引设备,还具备末端的红外线影像匹配制导。导弹可以根据红外线图像来锁定目标,还可以进行双向数据通信,在飞行途中重新规划目标,以避免目标被其他武器摧毁后浪费导弹的情况发生。更重要的是,战术战斧导弹的任务规划时间只需要几分钟,具备攻击高时间敏感度目标的能力,也可以攻击移动目标。

从舰载对地攻击巡航导弹的典范战斧导弹可以看出,此类导弹要攻击坦克一类的移动目标,必须解决几个问题。首先目标的大概方位在哪里,这样才能设定导弹最终的命中坐标;其次必须解决中途飞行的导航问题,也就是获得沿途的图像侦察信息和较为精确的地形图;最终命中还需要获得目标的坐标和具体图像信息。

从电影中情节来看,舰长靠主角的手机定位的确可以确定大致方位,然而手机与基站的三角定位精度大约为500米以上。所以军舰仍需要其他辅助手段来确定要打击目标的情况,当然如果当时目标区域上空有侦查卫星存在的话,或许可以解决问题。然而实际作战中这会是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因为卫星的图像处理存在几秒到几分钟的延时情况。打击高时效性目标的时候,往往采取地面激光引导或者其他地面手段确认特征来完成的目标锁定,直接采取卫星图像引导导弹攻击往往是针对固定目标。所以,从现在的技术水平来看,《战狼2》中最后的舰艇发射导弹打坦克并不容易实现。

点击阅读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凤凰网资讯频道 | 作者:

继续阅读

      城市生活网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城市大全 | 连锁品牌网 |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