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影网 > 电影新闻 > 《海边的曼彻斯特》:谁也无法打败生活

《海边的曼彻斯特》:谁也无法打败生活

原标题:谁也无法打败生活

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梗概是,Lee是波士顿几栋公寓大楼勤杂工、电工、管子工、泥瓦匠一肩挑,包括免费兼职听客户倾诉,受怪人气和被女客户意淫。因为手艺好,也可以不要过分的客户,把臭脸甩回去。生活又沉闷又稳当,直到他突然接到哥哥Joe心脏病去世的消息,赶回家乡曼彻斯特。

电影中所有的悲伤都是克制和压抑和陌生的,生死大限面前,人类一筹莫展的无力感。除了要处理葬礼琐事,哥哥Joe在遗嘱中还把16岁儿子Patrick的监护权留给了他。Lee瞬间呆了。

处理哥哥丧事期间,Lee在曼彻斯特如此度日如年。他本来是一个大大咧咧简单快乐的人,有漂亮的妻子和三个孩子,像所有贪玩长不大的男人那样,成家了,更亲的是那帮狐朋狗友,刷起夜来常常擦枪走火,因为他的过失,一把火把房子烧了,三个孩子丧生大火,妻子改嫁。从此在小镇人口中,他就是that one,很多人见了他,都怒目相视,想替天行道,三个无辜小生命啊。

我像很多人那样以为这部片子的走向会是这样:Lee疙疙瘩瘩心硬如铁冷如雪回到故乡,取得前任谅解,润物无声遇见新的爱情,人生转暖,对待侄子从不知所措烫手山芋到冰释前嫌人品爆发,在爱和原谅主题灯笼罩下,人性得到救赎。如果是这样,《海边的曼彻斯特》就不会成为本季奥斯卡热门了,导演肯尼斯?洛那根就不是美国独立电影担当了。

这是一个I can’t beat it(我不能打败它)的主题,人类巨大伤痛面前,there’s nothing to be done,北京人讲话,没缓儿了。

相比神经质的妈妈,相比爸爸的朋友,Patrick其实是想跟叔叔Lee一起生活的。但是Patrick不明白,Lee就是不能回到曼彻斯特生活了,这是他愤怒伤心到无法回到之地。所以他绝望地说,I can’t beat it,I can’t beat it,谁又打得败生活呢。生活可以讲和,可以放弃,可以顺应,就是不能打败,它狰狞也好,嬉皮笑脸也好,暴风骤雨也好,和风细雨也好,强人所难也好,善解人意也好,它永在,呼啸前行,我们只不过是持单程票的乘客,旅程长短有别。

前妻有了新的家庭和孩子,她希望通过和Lee和解,也算解开自己和生活一个死扣。大仇当前,总是状态好一点的一方,会愿意伸出橄榄枝,有精力让自己的人生缺憾能得到修复。

面对前妻的忏悔,Lee几乎是落荒而逃,他不是不爱前妻了,是被自己的滔天过失给彻底压在了罪孽深重的五指山下,烧死自己孩子们的罪过让他不能也不打算宽恕自己,别人的宽恕也不接受,他被击垮了,他回不去了,他生不如死,这就是绝望的there’s nothing to be done。从他当年被警察问话后释放,夺枪要自杀就能看出来,他完全心死灯灭。

不是所有的破碎关系,都能得到修复,不是所有的心碎都能再次完好如初,不是所有的被击垮都能重振旗鼓,就像人的身体,小病小灾是可以治疗休养康复的,绝症是会要人命的,要不就不叫绝症了。人生终有垮掉的那一刻,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只是时间早晚问题。所有能复原的伤害,都不能算致命一击。致命一击到来,任谁都无能为力,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残酷和真实力量所在。

人类能做的就是天天给自己做铺垫,做心理辅导,用平静心态迎接致命一击的终将到来,把它看成是自然而然的必然。(黄啸)

(责编:陈育柱、王星)

点击阅读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人民网 | 作者:

继续阅读

      城市生活网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城市大全 | 连锁品牌网 |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