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影网 > 电影新闻 > 《南哥》平凡而伟大的事迹,重振南派电影雄风

《南哥》平凡而伟大的事迹,重振南派电影雄风

电影《南哥》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是一部少有的能温暖人心的纯粹的电影。本片主人公郭建南,因工作关系来到粤西贫困村荔潭村,他工作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一方民众过上舒适富饶的生活,但摆在南哥面前的,却是村民观念、当地交通、屡次失败的经历等多方面的阻碍。换作旁人,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或许会打道回府,因为这是工作而已,一个地方不行可以换另一个地方去搞建设嘛。

但南哥本人是那种“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类型,持着“做几件让乡亲们一辈子都得到好处的事情”的初心,既来之则安之。他想方设法给村里修路,亲自带头重修村民关系,重新投入养殖工作,成立教育基金、帮扶当地低保户。原本和村民毫无关系的郭建南,在短短的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一步一步的成为感动所有人的“南哥”。

这就是“平凡的伟大”最好的表象。

作为一部传记电影,本片用了舒缓的笔锋和语调记录了南哥平凡而又光辉的一生。电影其实很具有代表性,乃是工整的传记电影,开场20分钟将南哥的角色形象和故事背景完全阐述,让观众了解到南哥是一位平易近人、且对妻子女儿非常关爱的角色。他这种性格,直接反映在了随后故事中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局面上。南哥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任务中,循序渐进的找方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从小方面入手,再去影响大的格局。

在这样的条件下,南哥逐渐的将贫瘠落后的荔潭村一点一点的改变面貌。帮助五保户哑姑饲养鹅,从购买她的鹅蛋、发现了后者在养鹅方面的经验,随后带领哑姑壮大规模,甚至在禽流感期间,为了在防疫站开证明,在院中一等就是一天。他还带领村民归纳失败的养殖经验,重新开始饲养生蚝,期间甚至被误解为受贿,但凭借持之以恒的干劲,不但为自己正名,更是化解了村民之间的矛盾,让留守儿童的父母重新回到家乡陪在孩子身边。

虽然期间困难重重,有来自自然生态的阻障,有来自世俗观念的不解,也有来自四面八方的重压,特别是来自家庭和企业的种种考验,但他循序渐进的工作模式和持之以恒的心态,让南哥在点滴之间,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也拉近了自己与村民的距离。

电影节奏张弛有度,写实且细腻,通过真实故事与艺术加工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对角色刻画的饱满让朴实的镜头中充满了情感,大量南哥事迹的真实细节写照,他真诚的举动,和发自内心的微笑,为这部电影带来了完美的情绪铺陈,也让结尾一刻情感决堤之时有了宣泄的发力点。

一部真挚的作品,电影《南哥》摈弃了“高大全”式的人物塑造,而是利用情节与事件,层层推进南哥的一路奋斗,让影片真实可信,而且也在一系列的事件中,让观众更全面立体的认识了这位带着军令状扎根于穷山乡的致富带头人。在如今浮华的电影市场上,本片犹如一道清流,沁人心脾,成为“平凡的伟大”最好的代言。

值得一提的是,《南哥》作为一部典型的岭南电影,有着南派电影鲜明的风格。什么是南派电影,其实来源于因作品制作地域不同而带来审美上的差异。比如北京生产的影视片称为京派,西安生产的影片称为西部电影,新疆生产的影片称为新疆片,东北生产的影片称为关东派,广东生产的影片称为岭南电影,这是由于地域不同、历史与文化不同,民俗不同,各具特色,因而所生产的影片也各有自己的独特色彩,是构成中国电影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其实我们熟悉的《七十二家房客》《山间铃响马帮来》《大浪淘沙》《孙中山》《花街皇后》等经典名作都是南派电影的代表。南派电影舒缓的笔锋和抑扬顿挫的叙事风格,为中国电影贡献了大量经典名作。而在这部《南哥》中,无论是岭南地区俊美的风土人情尽收眼底,还是戏剧手法格调别具一格,都把片子拍得有品味,充满岭南地区的特色,抒发了人性与人情,而凭借这部“平凡而伟大”的《南哥》,南派电影也必将焕发新的光彩。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点击阅读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搜狐网 | 作者:

继续阅读

      城市生活网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城市大全 | 连锁品牌网 |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