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影网 > 电影新闻 > 豆瓣刷分、注水疑云,《无问西东》是情怀黑马还是商业做局?

豆瓣刷分、注水疑云,《无问西东》是情怀黑马还是商业做局?

有人痛哭失声,感慨青春当如是;有人冷眼旁观,尬于鸡汤不能愣灌。总体来说,画面和表演的出彩、细节和情绪的共鸣,是情感派点赞的理由。而故事薄弱、概念驱动和剪辑配乐的失控,则被逻辑派嗤之以鼻。至于是瑕不掩瑜还是沙里淘金,全看观影者自身经历和心态。

对这部电影的内容究竟如何,并不是硬糖君今天想讨论的重点,毕竟趣味无争辩。今天,我们只谈“实锤”。

无问西东》上映之初,便深陷豆瓣黑水刷分风波。1月12日,电影开画当天,豆瓣评分仅为6.5分,随后短时间内骤降至6.2分,眼看一部大咖参演的仆街文艺片又要诞生。

但当天,负责电影营销的业内人士便发微博指出,开画低分是因为有大量水军恶意短评,是竞争对手对整个行业的践踏。随即,《无问西东》主演章子怡、黄晓明、王力宏转发该条微博,齐齐“反黑”。

在热门档期,同类型影片恶性竞争屡见不鲜,所谓的“黑粉”、“水军”其实长期存在于电影市场,只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业内人士不愿捅破这层“透明的窗户纸”。

如今,口碑对于电影至关重要。为了避免《无问西东》抢夺同期市场,并不排斥被“黑”的可能。相关人士在微博怒斥“水军”,也并无任何不妥。

但问题在于,《无问西东》的身上,分明是两股力量的角力,具体体现就是豆瓣评分的骤起骤落。

电影豆瓣评分6.5分开场,随即掉至6.2分,但忽如一夜又升至7.1分,如今又上涨至7.4分。上映6天的《无问西东》,豆瓣评分的浮动达到了0.9,而且是短时间内的迅速变化。这在绝大多数电影身上都是极其罕见的,也很难用常规来对其解读。

很快,便有网友曝出片方也在买水军刷好评。

如果说开局的低分是“水军”的恶意所为,那么后来的高分又是有多少是正义之士?更值得玩味的是,目前《无问西东》所处的环境里,其实并没有同类型的竞争对手。两部好莱坞大片夹击下,只有《前任3》和《无问西东》相对抗。硬糖君好奇的是,片方所言的恶意竞争对手,是其中哪一个?

假使豆瓣刷分是真,我们也可以善意的将其视为《无问西东》的一场进攻性防守。至于是否防卫过当,大概就和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一样,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一杆秤。

令人忧虑的是,如果口碑评分如此容易左右,我们究竟要靠什么判断是否要走进电影院?

在《无问西东》的刷分风波中,一向被认为难以左右的豆瓣评分忽高忽低,倒是猫眼评分走出了平滑的下降曲线。从点映时的9.1分到片方指责“恶意低分”掉至如今的8.6分,如出一辙的短评也是道出了片方心中的“苦闷”。

可如今猫眼评分仍只跌不涨,似乎很难解释电影是如何依靠上座率和口碑反弹。如果将猫眼评分和豆瓣评分对比来看,“作假”的嫌疑显然提升了不少。

《前任3》豆瓣评分仅为5.7分,一般认为,撑起18亿票房的“源泉”正是猫眼9.2分的超高分。并且,上映20天之久的《前任3》真正的法宝在于小镇青年口口相传的“感情狂欢”,并非神口碑支撑的艺术鉴赏。

但无论如何,在两极化的口碑和刷分风波中,《无问西东》已经获得了寻常文艺片难以企及的关注度。市场普遍判断,正是这一热度成为《无问西东》票房逆袭的关键。

电影市场的结果倒推,让很多判断都显得有些自以为是。回到数据本身,我们总忍不住以最大的恶意揣测生意人。

此前,《前任3》的意外逆袭,被网友揪出了上座率异常的截图,而《无问西东》尽管上映不久,但也出现了大量上座率异常的现象。

电影票房数据库显示,从1月12日到1月15日,《无问西东》连续四天上座率明显异常。异常的不仅仅是100%的上座率,更是凌晨时分不同影院间10%到100%的巨大波动。

一部电影的火爆,大概就是从人们的早起晚归看电影开始。不论是1月12日凌晨时分的100%上座率,还是1月13日早晨8点的满场观影人群,想来都寄托着中国文艺电影的无限希望。

与此同时,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无问西东》的网售票占比也出现了下滑趋势,个别影院网售占比远低于平均水平,这也为质疑电影票房注水增加了一定砝码。

1月16日,经过一段时间的口碑发酵和票房逆袭后,首日票房3600万的《无问西东》,终于战胜《勇敢者游戏》,登上了票房日冠的宝座,黑马姿态一览无遗。

之所以一些影片出现票房注水的质疑,主要在于其票房逆袭并不是建立在优质口碑之上。从《无问西东》现有口碑表现来看,与其票房曲线并不匹配。更何况,口碑本身也疑点重重。

真假难辨的口碑、似有似无的注水,只问深情的《无问西东》真的可以做到坦然相对么?

在目前的电影市场,票房注水已经被太多次提及。而且伴随着越来越多大片回本压力的陡然上升,各种“神操作”也让人大开眼界。

不得不说,从贺岁档开始,疑似票房注水的案例忽然多了不少。在《无问西东》上映之前,《前任3》票房突然性爆发让许多影迷感到怀疑,而这种怀疑的根源来自于电影本身并不出彩的口碑。

再早之前,导演张立嘉的微博“连环炮”更是让人大跌眼镜。由其执导,成龙监制并主演的《机器之血》豆瓣评分仅为5.0分,累计综合票房3.04亿,远远低于预期。

然而,导演张立嘉却接连微博发文,称《机器之血》票房不佳是因为遭遇不正当竞争。在几条微博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暗讽《妖猫传》票房注水。这条微博中,无论是投资成本还是票房以及配图,都和《妖猫传》极其相符。

《妖猫传》尽管票房不达预期,但其实际口碑似乎远高于目前的评分呈现。硬糖君也不妨身边即世界一下,朋友圈普遍对这部片子给予肯定,并对其票房失利难以理解。

如今,这部电影在仅拿下5.28亿票房的情况下,还被同档期对手暗讽作假,无疑让人感到唏嘘。让硬糖君不禁感慨,究竟是陈凯歌不会拍电影了,还是陈凯歌不懂今天卖电影的套路了。

而一切真假难辨的乱象,反映的都是热门档期秩序的“失衡”,好坏影片真假难辨。雄厚资本和营销玩法,成为左右电影命运的决定性因素。

贺岁档的混战和评分的巨大波动,必然会给足“票房注水”空间。所谓的幽灵场,在难以实地鉴定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于大量热门影片当中。《无问西东》口碑和票房的真假难辨,似乎降低了电影的“纯度”,而这已经不是贺岁档和元旦档的第一起悬案。

《前任3》豆瓣和猫眼评分反差极大配以18亿票房;《妖猫传》口碑两极的同时被同行开撕“老导演保颜面”;《芳华》被中高龄观众“托底”;《城市之光》和《二代妖精》意外失利……2018年的电影市场,越来越让人看不懂。

而让人看不清的,究竟是市场趣味的剧烈变化,还是市场手段的推陈出新。2018年的电影故事,倒仿佛2016年的卷土重来。

2016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曾发生两大标志性事件。

一是2016年初,《叶问3》的票房注水风波,将行业乱象赤裸的摆在人们面前,引起包括主流官媒在内的广泛批评。此后很长时间,整个行业的注水都有所收敛。甚至有不少媒体将2016年的整体票房失利,归为“脱水”后的必然产物。

二是2016年年末,《长城》、《摆渡人》和《铁道飞虎》三部国产贺岁大片遭遇豆瓣低分的“极端攻击”。为此,主流媒体和豆瓣之间展开一场“对决”,一度将豆瓣都推到了极其危险的边缘。

2016年电影市场的急转直下,多少有些让人恐慌。而贺岁档的失利,让人看到了电影评分对电影的生死攸关。但在当时,绝大多数观众给出的差评,主要来自于对电影的失望。与如今因商业竞争导致的恶性刷分,有本质不同。

像《无问西东》这样的评分曲线,无疑牵动着许多人对于豆瓣的“信任感”。相比2016年的贺岁档,如今的豆瓣可能更加无法让人信服。

点击阅读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搜狐网 | 作者:

继续阅读

      城市生活网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城市大全 | 连锁品牌网 |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