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影网 > 电影新闻 > 业内人士谈《中邪》:电影这行业已经被资本祸害够了

业内人士谈《中邪》:电影这行业已经被资本祸害够了

不是因为恐怖片,而是资本的出现。这行业已经被资本祸害够了,哪怕是产业资本带着“乡亲们,我们是红军”解救“天下老百姓”的思想,广大穷苦百姓也是心有戚戚焉。

从制片思路来说,《中邪》没有错,在FIRST影展的成绩,值得肯定和学习。但是这种成绩是否真的会被市场所认可?这种内容一定是市场所喜欢的吗?当资本趋之若鹜的时候,是要继续扶持这个团队?抑或在寻找下一个《中邪》?

早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媒体就在炒作XXXX(一般都是大学生、农民)XXXXX元(一般不超过六位数)拍摄了XXX电影(一般不会超过90分钟)。好像拍电影就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

作为一个制片,电影艺术不是我擅长的,我就扒一扒成本,一个大学生如果他在大学里面拍了一部电影,他耗费了上课的时间去做筹备,拍摄,他住在寝室做剪辑,他在食堂吃饭,也许这些都没花钱,但是别忘了,他们已经在学费和住宿费中,早就提交了成本。好多孩子到了社会创业才发现,世界比他们想象中复杂多了,再也没有人因为“低成本”而青睐他们了,他们才知道资本运营和项目开发意味着什么,那就是冷冰冰的市场和赤裸裸的交易,没有情怀,没有梦想。

所以我担心的是,又有某些资本又掀起了一个“小成本”的风口,小成本电影运作模式是很难复制的,比如《中邪》、《心迷宫》等等,但是资本求快求稳的思维,一味的压低其他小成本电影的预算,就是又不给马儿吃草,又想马儿快点跑的思想。或者,有些资本故意炒作小成本电影的概念,将某些明显不合格的独立电影炒作成神片,找到接盘侠,赚差价。

那么最终的结局就是,小成本电影又是一地鸡毛。到时候受到伤害的,还是这个行业。

第二个疑问就是,谁来解释一下“清明档”是个什么鬼?“清明节”放假不是为了祭祖的么?难道还要去电影院“抓鬼”嘛?为了刺激消费,这是要开发新的“档期”么?

无论《中邪》在这个档期取得了超乎意料的票房还是不得不惨淡收场,都是值得纪念的,他开拓了中国小成本电影又一个新的模式。

但是,这只是开始,希望,这也不是结束。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点击阅读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搜狐网 | 作者:

继续阅读

      城市生活网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城市大全 | 连锁品牌网 |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