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影网 > 电影新闻 > 《头号玩家》票房远超北美,我们通过100部电影总结了中美同片不同...

《头号玩家》票房远超北美,我们通过100部电影总结了中美同片不同...

头号玩家》是2018年首部超10亿的进口片

近年来,随着内地电影市场规模的扩大,中美之间的票房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在《头号玩家》之前,就已经有多部美国进口片的内地票房高于北美,其中有不少诸如《变形金刚5》这样口碑扑街的低分影片,甚至曾有一种说法称中国为好莱坞的烂片“回收站”。

在国内电影市场发展越来越快的同时,也有不少影片在国内的票房远远低于北美,譬如在美国创下多项票房纪录的《星球大战8》和《黑豹》,以及颁奖季热门《水形物语》等。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在左右着中国观众的选择呢?为此,壹娱观察统计了100部美国影片在北美和内地的票房情况(其中包括内地进口片票房前40名和2010年后北美票房前20名,以及部分有较大影响力的代表性影片),对影响其票房表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归类、分析。

(注:本文除特别说明外,票房数全部以人民币为单位)

“大片”、情怀与中国元素是国内观众杀手锏

在参与统计的100部影片中,共有21部影片在内地取得过高于北美的票房成绩,这种情况在最近几年尤为明显,其中《生化危机:终章》《魔兽》《极限特工:终极回归》等影片表现最为突出,在中国的票房甚至可以达到北美票房的4到6倍以上。通过分析这些影片,壹娱观察发现,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普遍有以下4个:情怀助推、中国元素加分、中国资本助力与档期影响。

代表影片:《头号玩家》《泰坦尼克号3D》《魔兽》《生化危机:终章》《速度与激情8》

在内地票房表现优异的电影中,多部影片都是靠着中国观众的“情怀”取胜。例如正在上映的《头号玩家》各种经典电影、游戏、动漫元素频出,众多彩蛋成为社交媒体上的讨论重点,豆瓣31万人给出8.9分,热评中有不少观众表示是被“高达”等元素的出现所打动了。

《头号玩家》中元祖高达VS机械哥斯拉

而说到内地依靠“情怀”取胜的代表,当属2016年的《魔兽》。这部电影男性观众占比达到75%,其中年龄在20至29岁之间的近7成,数百万经历过《魔兽世界》鼎盛时期的游戏玩家成为电影的主要受众。

在电影上映期间,有许多游戏玩家组织了包场观影活动,大家穿着印有“魔兽十年,我还在”字样的T恤,观影前不断有观众高喊“为了部落、为了联盟”,观影时每隔几分钟就会出现集体欢呼,俨然成了共同回忆青春的聚会。在“情怀”的助推下,这部烂番茄新鲜度38%、北美票房仅2.9亿元人民币的电影,在中国却获得7.8分的豆瓣评分和14.7亿元的票房成绩。

《魔兽》观影粉丝专场

2012年《泰坦尼克号3D》重映也是“情怀”拉动票房的例子。该片在内地揽下9.5亿元票房,位列当年中国电影票房第二,比北美的3.6亿元人民币高了近两倍。评分方面,《泰坦尼克号3D》豆瓣评分达到了9.4分,甚至高于1997年原版的9.2分。这样的票房和评分,其原因或许正如豆瓣网友所说:“3D不过浮云,情怀方为本真”。

此外,2017年的《生化危机:终章》在宣传海报和预告片上都抓住“终结”的伤感情绪,引发了影迷的怀旧热潮,内地收获11亿票房,比北美(1.7亿人民币)高出6倍多,成为当时的买断片票房冠军。

《生化危机:终章》内地票房比北美高出6倍多

因“情怀”而起的观影欲望,往往能够冲破电影本身的质量和口碑,尽管很多影片的质量可能不尽如人意,但在强大的群体效应和有组织的观影活动的带动下,能够极大程度带动影片热度,从而收获意想不到的票房成绩。

原因二:中国元素加分

代表影片:《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环太平洋2》《惊天魔盗团2》

如果说“情怀”是让观众自发产生观影需求,那么在电影里加入中国元素,则更像是片方有意在“讨好”中国观众,以期收获较高票房。

以正在上映的《环太平洋2》为例,该系列的第一部曾在中国收获过6.95亿的票房,超过影片在北美的表现,因此在续集里,片方为了中国市场倾注了更多中国元素:《环太平洋2》中不但聚集了景甜、张晋、黄恺杰、蓝盈莹等多位中国演员,而且出现了上海东方明珠、北京央视大楼、广州“小蛮腰”等建筑,还有京东、腾讯、青岛啤酒等国产品牌的植入。内地上映至今票房超6亿,是北美(3.5亿人民币)的将近两倍。

《环太平洋2》中出现的上海东方明珠

而此类影片中更具代表性的,则要数2017年的《极限特工3:终极回归》。该片由甄子丹和吴亦凡担任男二和男三,吴亦凡还演唱了电影原声《JUICE》,6个与本片相关的微博话题中,有4个都和吴亦凡相关,其中#吴亦凡献唱极限特工#话题讨论量27万。

尽管《极限特工3》在北美票房仅为2.8亿人民币,与第一部的9亿人民币相去甚远,豆瓣评分5.7未达及格线,但内地票房却高达11亿,占全球总票房3.5亿美元(约21.8亿人民币)的一半。

事实上,除了这些特地瞄准中国市场的电影外,很多好莱坞大片也会选择通过在片中加入少量中国元素、中国配角的方式,来为影片在华落地制造话题。像《独立日2》等影片中,都有过中国演员打酱油的情况,虽然这些电影内地票房并未超过北美,但中国元素的确为其在内地的推广增添了一定热度。

从豆瓣评分来看,这些电影的质量多数都不算理想,强行加入中国元素也更像是企图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但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审美标准逐渐提高的中国观众或许很难再会继续为此类影片买单。

原因三:中国资本助力

代表影片:《魔兽》《金刚:骷髅岛》《一条狗的使命》

近年间,中国票房超北美的进口片数量增加,除了内地市场不断扩大外,中国资本的助力同样功不可没。

《魔兽》收获高票房的背后,不光有游戏玩家的支持,其背后的中国公司们也是牟足了劲。影片幕后公司中,既有被万达收购的传奇影业,也有腾讯、中影集团、太合娱乐、华谊兄弟等中国公司。

《魔兽》上映前,腾讯就曾动用多方面资源为影片进行营销;上映时,万达则给予了最大力度的支持,首映当天万达给《魔兽》排片78.2%,高于该片首日平均排片的65%,最终万达输出票房2.9亿,占到《魔兽》总票房的20%,在所有院线中排名第一。而传奇影业被万达收购后出品的另一部电影《金刚:骷髅岛》在内地斩获11.6亿,亦超过了北美票房。

万达院线推出25家《魔兽》主题影城

2017年的《一条狗的使命》,则是是阿里影业与斯皮尔伯格的安培林影业达成合作后,首部引进内地的电影。影片定位爱狗人士、年轻女性和亲子人群,在线上利用了淘票票的发行能力和阿里的用户、渠道资源,在线下开展了“爱宠陪伴观影会”等活动。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发模式为影片赢得了口碑,助推《一条狗的使命》这样一部在《生化危机:终章》、《金刚狼3》夹缝中生存的小成本电影在内地斩获6亿票房,高于北美的4亿元人民币。

点击阅读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搜狐网 | 作者:

继续阅读

      城市生活网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城市大全 | 连锁品牌网 |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