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影网 > 电影新闻 > 再漂亮的CG也救不了《猫与桃花源》,追光动画何时能走出剧本泥潭?

再漂亮的CG也救不了《猫与桃花源》,追光动画何时能走出剧本泥潭?

在知乎“王微是一个怎样的人?”的问题下,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回答:“创立追光动画之前,王微拜访了从美国到中国前前后后300多个动画和电影业内人士,他认真向他们请教该如何创建运营一家动画电影公司,到最后——那些专业人士的建议他几乎一个都没听,而他们警告不要尝试的方向,追光却差不多都做到了。”

上映8天后,追光出品的第三部动画《猫与桃花源》在4月12日的累计票房为1775万,豆瓣评分6.3,这样的成绩显然并不理想。根据公开信息,《猫与桃花源》的制作投入高达7500万,这就意味着电影至少需要2亿以上的票房收入才能收回成本,而根据目前第三方数据给出的预测,《猫与桃花源》最终票房可能最终超不过2000万。

相比起之前7849.2万票房、豆瓣6.8分的《小门神》;以及3039.6万票房、豆瓣7.2分的《阿唐奇遇》;被追光动画创始人王微认为“不仅技术过硬了,在情感上也比以前更细腻饱满了”的《猫与桃花源》,却反而成为了追光三部作品中票房表现和口碑评价最低的一部。

的确,这部历经了追光团队四年打磨的作品在技术上有着自傲的资本:追光动画运用程序化建模技术构建的城市景观,和利用庞大素材库搭建的森林植被系统,构造了一个近乎真实景观的动画世界;而在毛发精度上,《猫与桃花源》甚至与《疯狂动物城》达到了同一个量级的CG解算,令观众能够在大荧幕看到那种以假乱真的毛绒触感。

然而,技术上所展现出来的动物形象的真实性,依旧不能掩盖《猫与桃花源》在剧本上的空洞。

“初甚惊艳,渐次平淡,越来越差,匆匆收尾。”有观影人如此评说。

成立5年内的接连三部作品,从饱受期待的《小门神》到不见声响的《阿唐奇遇》,再到如今前景暗淡的《猫与桃花源》,追光动画为何始终陷入在“制作精良,剧本薄弱”的泥潭里无法挣脱?

生于制作,亡于剧本的追光三部曲

作为动画行业不折不扣的“外来人”,顶着“前土豆网的创始人和CEO”这样闪闪发光招牌,追光动画的创始人王微从踏入行业之初便一直处于话题中心。

在将土豆网卖给优酷之后,这位身价过亿的企业家在好莱坞呆了大半年的时间。从人才技术到投资制作,在聊过大半个动画圈后,王微感觉已经“找到了迪士尼、皮克斯发展的脉络”。

于是在2013年3月,王微正式宣布与合伙人于洲、袁野创办一家动画公司,立志做中国“皮克斯”。从追光动画诞生的这个时间节点看,正是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爆发的前夜。

2015年7月,《大圣归来》真正燃起了国产动画的火把,9.57亿的票房收入和豆瓣8.2份的高口碑,不仅让观众们看到了国产动画电影创造奇迹的可能性,更让资本看到了这一类型片所蕴藏的巨大票房市场——“只要制作过关、口碑够好,国产动画电影是有潜力在的。”

当人们还在为《大圣归来》一次次刷新票房纪录欢呼时,追光的第一部作品《小门神》推出了第一支预告篇。

这支预告片所刻画的水滴悬空、竹叶飘落的精致画面和生动自然的人物动作,都展示了追光高水准的制作能力。粉丝们挥舞着“国漫复兴”的大旗,翘首以盼。

然而这样的期待在《小门神》正式上映后迅速落空。“剧情硬伤”的评价广泛出现在影评人和观众口中。

作为本该有着完整剧情的动画,无论在处理剧情的主要矛盾冲突还是叙事节奏的安排上都显得混乱不清,让人摸不着头绪。在首周取得了6000万高票房的《小门神》最终高开低走,累计票房7849.2万元。

王微将剧情上的失败归咎于“团队的第一部作品只在于把作品做出来,重点在于攻克技术难题,而忽视了剧情等设计。”

在第二部动画中,《阿唐奇遇》加大了对于编剧团队的支持。2016年9月,王微到迪士尼总部进行了一次交流,开始尝试把迪士尼的前期创作经验引入追光动画,包括故事智囊团、剧本筛选机制等等。并在正式上映前针对不同观影人群进行了五轮试映会,结合观众的意见对影片进行了调整,将原本125分钟的影片剪辑至了93分钟。

然而这样的努力依旧并没有被市场承认。

媒体同样给出了“中规中矩的开头,摇摆不定的线索,莫名其妙的高潮以及自圆其说的结尾”的评价。

《阿唐奇遇》7 月 21 日首映当日票房544.4万,最高排片只有不到 8%,最终停留在了 3039万元。

这一次,王微将失败归咎于市场环境和传播方式造成的劣势。在之前的媒体采访中,他提及了“今年的电影大盘一直低迷”,并认为“《阿唐奇遇》‘30几岁的家长’的主流受众在传播力上比年轻观众要逊色很多”;

于是,在第三部影片中,追光选择了受到年轻观众所喜爱的猫咪形象作为主角以图吸引年轻的观众群体;并选择了一个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的故事——一关于父子之间的爱与成长。

不可否认,《猫与桃花源》有一个相当完美的开局。无论是主角的猫儿子“斗篷”从窗台上一跃而下,飞越浩荡大江,在都市摩天楼宇之间与飞鸟一起滑翔;还是猫爸“毯子”为了寻回儿子,搭乘轨道交通,在人流车流中穿梭,整体镜头调度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让人目不暇接又不至于迷失在镜头的旋转切换间。电影的前六十分钟观感极佳。

而当剧情推入到工厂后,故事的主线却逐渐崩坏。

故事本该有一个标准的叙事架构的展开——“毯子”、“斗篷”两位主角在“金刚”、“老猫”两位配角帮助下彼此拯救,并和反派人物斗智斗勇,最后获得相互理解和成长。而观众也将从这样的拯救中获得关于父子间爱与责任的情感共鸣。

然而,单薄无力的情感表达,不合逻辑的人物形象和强行拔高的主旨都成为影片的硬伤。

作为主角的“斗篷”既有勇有谋,又能创造发明,即使在生死关头依旧能镇定自如地假死逃脱;这样的形象完全陷入到了类似革命样板戏的俗套人设中,似乎完全不需要父亲的帮助也不需要成长;

而作为父亲的毯子在踏出家门后似乎就完全抛开了那个安逸、懦弱的形象,只剩一腔孤勇向前;

最为不合理的形象在于作为反派人物出现的一直为虎作伥浣熊头目,最后却突然“跳反”拯救了斗篷,让人不禁怀疑之前以浓墨重彩树立这个反面形象的意义何在?

更为致命的是,导演在展示父子情感的主线尚且苍白无力时,却试图展开更为丰富而深刻的主题——“桃花源是什么?”

伴随着这个主题出现的“修道的山羊三兄弟”:

突兀出现感慨漂泊的老猫;

这些看似宏大引人深思实则缺乏主旨内涵的片段不合时宜的出现,不但打断了原本的叙事节奏,而且削弱了原本的父爱和成长的主线;最终导致了整部影片再度陷入了尴尬的说教和主体不明。

在影片大结局中,老猫看着奔跑的“斗篷”自言自语,

“什么是桃花源呢?”

点击阅读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和讯新闻 | 作者:

继续阅读

      城市生活网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城市大全 | 连锁品牌网 |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