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影网 > 电影新闻 > 编辑变成"小编"的时代,《天才捕手》注定寂寞

编辑变成"小编"的时代,《天才捕手》注定寂寞

这个世界是否还需要编辑?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太多的作品,以为改变了发表平台,从杂志到网络,直接面对读者,就不再需要编辑的环节。恰恰是这个环节的缺失,使得本可以流传更久的作品转瞬即逝。

电影《天才捕手》,一部由影帝影后撑起来的人物传记片,但是连文艺青年也以“四平八稳”、“做作无聊”、“夸张”评价它。一部以编辑为展现对象的电影,重复单调和文字打交道的日常生活使得改编难度加大,主角珀金斯是一个低调而内敛的人物,为了突显戏剧效果,导演把作家沃尔夫夸张得有些疯癫。事实上影片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一个看似保守持重的编辑是如何与那些走在时代前沿的人打交道,贵族气质的新英格兰知识分子又是如何参与到美国多元文化的塑造。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一部单纯讲述为他人做嫁衣的片子,而是通过交往,擅于掩藏自己的珀金斯一点点被作家和文学打开内心。影片有三处细节,一是他一脚踹碎陌生人家的玻璃,二是他在爵士舞厅抖动的膝盖,三是他关上门摘掉帽子读沃尔夫的绝笔信,内心的变化显露出新英格兰人的双重性。

《天才捕手》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响,还因为编辑作为一个具备专业技术门槛的角色,在当下越来越被取代。这个时代,我们还需要编辑吗?

当面对网络巨大的信息资源时,编辑已经变成了“小编”,起到的作用从对文字的加工,对作品结构的处理和判断,变成了改标题吸引眼球,规避敏感,逐渐被算法和大数据取代。他们从受人尊重的文化人,变成被网友调侃的对象,仿佛一切舆论风波都是他们故意制造出的矛盾。

曾经有一家图书公司,在鼎盛时期迅速扩张,缺乏训练和文字感觉的理科生也招来做编辑,他们的薪水构成是底薪加提成,一个月要出更多的书才能获取更好的受益。结果公司盲目出书,浪费了不少树木。编辑潜伏在天涯、起点、红袖等网站论坛,看见有趣的内容就发短信问人家想不想出书。由于按照单本书算提成,所以他们欢迎那些体例庞大的作品分册出版,作者本就依靠字数赚稿费,也把作品写得越来越冗长,经常写到后面丢了前面的人物,编辑却没尽到提醒义务。

《天才的编辑》副标题是“麦克斯·珀金斯与一个文学时代”,从一个编辑与作家的交往投射出一个时代文学的发展。珀金斯成就的三位作家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沃尔夫的共同点,是他们的作品都有自传的成分,流露出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透过这些作品可以感觉到新一代美国人的不同,异化、孤独、绝望,充满了道德困境与性格认同危机,对战争厌恶,瓦解崇高,无时无刻不感到一种幻灭感,为了表达战后新的价值观,他们还启用了一套全新的语言系统。珀金斯对这一类作品的偏爱,加上读者的反响,造就了美国文学一个繁荣年代。

在中国,老牌文学杂志《收获》主编程永新曾出版过《一个人的文学史》,记录了和余华、格非、王朔、苏童、马原等作家的交往,他在80年代隐约感觉到文学要发生一场更为巨大的变革,中国作家的创造力完全被时代激发出来,他所刊发的这些作家们,在当时表现出了一种写作上的先锋变革,程永新大胆预测到:“中国当代文学一定是沿着他们的足迹走到一个辉煌殿堂的。”后来文学史里占据重要位置的先锋文学浪潮,果然验证了他的预言。

这个世界是否还需要编辑?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无论在任何一个时代,天才总是层出不穷,文学依然贴近人心,这时更需要一个好编辑的引导,化身一盏文学路上的明灯。太多的作品,以为改变了发表平台,从杂志到网络,直接面对读者,就不再需要编辑的环节。恰恰是这个环节的缺失,使得本可以流传更久的作品转瞬即逝。好的编辑与作者应该引领读者的阅读趣味,而不是一味迎合,投其所好。科林·费尔斯谈到编辑与作者的关系让他想到导演和演员的关系,编导和舞者的关系,每个创作者都需要有一个人指点使他豁然开朗,迈向新的台阶。

成为一个好的编辑,终其一生的努力,无非是当你浏览书架时,上面摆放的是《天堂此时》、《了不起的盖茨比》、《太阳照常升起》、《天使,望故乡》、《永别了,武器》、《烟草路》、《死在午后》、《夜色温柔》、《时间与河流》。

点击阅读原文
本新闻转载自:中国青年网 | 作者:

继续阅读

      城市生活网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城市大全 | 连锁品牌网 |
      CopyRight(C) 2003-2024, I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6053553号-3